“2010年左右,这个行业就很不好做了,每年都会冒出一大批小的搬家公司,先前规模较大的搬家公司设备、车辆、人员等逐步萎缩,也有不少关门不干了。”朱经理告诉记者。据朱经理介绍,2004年左右,我市城区搬家市场开始发生变化,一些小的搬家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,每年差不多会冒出5多家搬家公司,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好几年,这个市场才算稳下来,但是每年依旧有不少新的搬家公司冒出来。张经理表示,目前我市城区市场上大约有10多家搬家公司,其中诚信、易鸣,等几家比较有规模的占了10%左右的市场份额。这就意味着自2010年至今5年左右的时间,城区搬家公司数量增长了3倍,不过这10多家搬家公司并无一家能成为行业“龙头”. 竞争乱象 搬家费用无标准,乱打价格战 记者相继联系了几家搬家公司,大部分搬家公司都表示搬家的价格按照车辆算,每车150元,每增加一层楼另加10元,如从松鹤园小区4楼到广文苑小区1楼,出车价为150元,外加40元楼层费,共190元。除了几家规模比较大的搬家公司表示不能议价外,不少搬家公司均表示价格都可以商量。记者电话联系一家搬家公司时将原价190元的费用砍到了140元。“同样是搬家公司,我们每个月需要付给每名工人3000元左右的工资,而一些个体经营户则是自己给自己打工,属于纯赚,有讨价还价的资本。
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目前我市城区市场上近90%的搬家公司是个体经营者,没有专门的门店,仅仅是亲朋好友等组成一个团队,依靠零散接活谋生,这些公司在价格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。对于这些搬家公司而言,得以生存的除了打“价格战”外,一个公司对外挂三四个名字也是这一行心照不宣的秘密。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,不少搬家公司对外宣传时,往往一个公司打出好几个名号,“打一个电话是这个公司这个价格,打另一个电话其实还是这家公司,市民根本没法分辨,这样公司就可以撒网揽活。”因为工作主要以体力劳动为主,没有多少技术含量,且所需设备简单、投入成本少,所以不少在搬家公司工作过的人都纷纷自立门户,于是“家庭式”搬家公司像雨后春笋般出现。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我市城区内有搬家机构总共10余家,工作人员在20人左右规模相对较大的搬家公司数量不到两成,多数规模较小,不乏一些夫妻店。 据某搬家公司的李经理介绍,2012年左右其公司的规模最大,当时拥有车辆十几辆,每辆车上标准配备五六个人,后来因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,规模开始慢慢萎缩,到目前为止,仅有搬家用车6辆,每车仅配备2-3人,工作人员总共不到20人。发展困境门槛低缺少监管同样是服务业,快递业务可以迅速发展直至形成以企业为主导、辐射全国的几大龙头企业,然而,搬家服务业就显得逊色得多。“快递业务量大,业务虽然比较散,但有固定的发货场地,可以划片管理;搬家业务太散,不论大件、小件,贵重物品或者普通货物都可以搬运,却没有差别化的定价。
另外,搬运好比一个短途快递,搬家公司从接单到把物品装车并搬运到目的地,完全可以在客户期望的短时间内完成,并不需要划分物流分管区,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搬运行业的乱象。”张经理说。就拿全国而言,北京、天津等城市的搬家行业做得都很不错,兄弟搬家等知名的搬家公司也可以数得出来。对比而言,我市城区搬家服务业的市场就是一个字“乱”,而乱的源头就是缺乏统一的监管。“搬家不养老不养小,得年轻有力气。”这是在搬家工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话,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搬家这活技术含量低,仰仗的是年轻力壮。搬家公司横生,技术含量低是一大原因。 行业出路需区域性经营 张经理说,搬家依靠的是体力劳动,但是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跟技巧在里面,这就决定了日后搬家行业会持续下去,但绝对不是以目前这种无序的、价格乱战的方式。
了解到,早在2006年,以易鸣搬家服务公司为龙头,以诚信、易鸣等几家比较有规模的搬家公司为主体,共同发起了同行业间的“行业规范行动”,“当时80%的搬家公司都统一了战线,实行统一的价格,但是仅仅持续了半年就以失败告终了。”张经理说,当时“行业规范行动”主要针对的是市场价格,但是成果并不明显,前后仅维持了大半年。“像北京等一些大城市,都有统一的价格和行业规范,这也是巩义地区欠缺和急需的。”张经理表示,分工细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,这也是搬家公司得以生存的关键,然而市场无序发展导致的只能是乱象丛生,行业规范何时能够真正地畅行起来,这是搬家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。 “以北京为例,不同的片区会限制搬家公司的数量,而且有比较规范的行业标准,家具、钢琴、设备等的搬运也有具体的分工,各种规矩定得死死的,出了问题市民也可以有章可循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