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一直以来,车内空气质量始终处于无法规、无标准、无监管的“三无地带”。众多车主面对车内各种刺鼻的异味,只能一再忍耐。终于,本月起,国家环保部与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《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》正式实施。该《指南》对车内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做出了严格的规定。此举也被视作是向车内毒气开战的一个显著标志。
出台这样一个《指南》绝对堪称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。在记者的采访中,也频频听到了车主们对此肯定的声音,不过,大家也不约而同地表示出了忧虑:由于《指南》只是作为推荐标准,并非强制,很可能会在实施中打折扣。但无论怎样,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在一天天提高,在选车时自然会越来越关注车内空气的质量;从汽车企业来说,无论站在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,还是企业自身经济利益角度,如果继续生产有“毒”的汽车,是必将会被消费者所抛弃的。
因此,这个推荐标准迟早会变成各个汽车厂家的共同默契,有了它,车主的维权之路也将变得更加有保障。(胡斌)
车内异味 众多车主之“痛”
如今,人们装修完家后,往往会“晾”几个月,并购买一些竹炭包、菠萝皮等,扔在房间的各个角落,希望能吸收装修留下的毒气。在入住前,还会找来专业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,来测试一下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浓度。
但对于购买的新车,似乎如此精心考虑的人就不多了,新车入手后,大多迫不及待地就开着上路了。事实上,新车内的有害气体,正扮演着“无形杀手”的角色,危害着驾乘者的健康。
- 上一篇:巩义保洁公司:家里“毒床垫”害人
- 下一篇:巩义保洁公司:太阳能热水器清洁常识